建言献策

市政协举行“三见面”协商会围绕民盟市委会重点提案作办理答复

信息来源:宁波民盟  信息作者:  发布日期:24-09-27  阅读次数:

9月25日,围绕民盟市委会在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强本科高校理工办学特色 有力支撑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建议》重点提案,市政协举行重点提案办理工作“三见面”协商会,组织办理单位与提案人面对面交流,推动提案办理工作进一步落实。

该提案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钟关华领办,市政协副主席陈为能督办。提案针对我市理工类高校水平与产业能级不相匹配、理工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尚有差距、理工特色成果对产业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深入分析,从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推动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会上,提案主办单位市教育局和协办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对提案作了办理答复。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通报了提案办理情况,并提出将从加强理工类高校规划布局、提高理工类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理工类高校创新发展水平等方面开展下步工作。市经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谷霞表示,将通过“融”“提”“增”“合”四项手段,助力我市理工类高校和理工学科建设。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强红就大力支持理工类高校科创平台建设等相关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

钟关华对提案选题和质量、提案办理和督办工作表示高度肯定。他表示,今年市委高规格召开高等教育强市建设大会,大手笔制定《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渐次出台各高校“一校一策”专项政策,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动全市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坚定决心。提案中部分建议被吸纳到《若干意见》,形成实打实的成果。他提出,下一步我市要以“161”工程为突破口,综合运用资源配置、财政投入等调控手段,推动优势学科再提升;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引领,千方百计引育顶尖人才,积极探索杰出青年人才参与理工类学科建设新途径,谋划学科力量再加强;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牵引,探索建设“高校+研究院+企业”科教创共同体,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产教融合再深化。他希望,市政协、各民主党派继续发挥优势,聚焦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广泛收集民意、持续发声建言、助力人心汇聚。

陈为能指出,此次重点提案办理各方意见表达充分,沟通交流深入,是政协、民主党派与党委政府的一次有效协商;提案办理围绕我市理工类高校发展,在高教支撑城市创新方面提出了很多务实建议,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一次真诚探讨;提案办理前期研究充分,建议举措落实有力,是党委政府对政协工作重视的一次充分体现。

民盟市委会副主委、宁波工程学院院长邵千钧代表民盟市委会向市教育局及各协办单位表示感谢,认为各办理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将工作落在实处,对办理过程和答复结果表示满意。同时,围绕我市建设高教强市这一目标,提出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谋划并推进“强人才、重装备、大投入”的理工类学科专业建设;更关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机制体制改革,研究谋划经费投入和考核方式改革等建议。他表示,民盟市委会将继续跟踪调研,持续为我市高等教育工作建言献策。

市政协提案委主任程双对,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主任顾立群,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金辉,民盟市委会秘书长华汉芬等参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