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
信息来源:宁波民盟 信息作者: 发布日期:24-04-24 阅读次数:
“曹医生,谢谢你,没想到能这么好!我真没想到!”近日,30多岁的小刘用一只手激动地抓着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曹跃鹏盟员的手不肯松开。前一天的手术中,曹跃鹏再次挑战极限,为小刘实现了超低位保肛。
曹跃鹏说,医生在治疗中不断挑战极限,可以让病人更有质量地生活,很值!
肿瘤离肛门不到两厘米 追求微创“白色”手术
“医生,以后我们老了,谁给他换粪袋啊?他要怎么生活啊?”手术前,小刘的父母非常无助。小刘出生后不久被诊断为先天性疾病,经过长期康复训练,目前生活能半自理,一只手仍行动不便。前阵子,小刘确诊直肠癌,肿瘤离肛门不到两厘米。父母带着他咨询过很多专家,得到的答复是,切除肿瘤的同时要挖去肛门,今后只能挂粪袋生活。曹跃鹏主任此前虽然多次挑战低位保肛的极限,可面对小刘的病情,他也觉得非常棘手,肿瘤位置实在太低了。小刘父母最后下了决定:“曹医生,我们相信你,你觉得要怎么开刀就怎么开吧!”曹跃鹏说,手术前,他反复翻阅片子,精心设计手术方案,考虑到小刘的身体情况和挖除肛门带来的终身痛苦,他决定采用极低位直肠括约肌间分离的方法,希望能在手术中创造奇迹。手术中,他精细地把直肠和肛门间的肌肉分离出来,腾出1厘米左右的吻合空间……原本只需要4个小时的手术进行了整整7个小时,直到深夜才完成。幸运的是,小刘的肛门保住了。30岁未婚的冯女士被诊断为直肠癌且肿瘤紧挨着肛门口时,觉得天都塌了。经过充分评估,曹跃鹏建议其先接受新辅助治疗(包括靶向药物治疗等)。两个月后,原本和小柿饼相仿的肿瘤缩小至一元硬币大小的疤痕体,经肛门被取出。冯女士感慨:“遇到专业的医生,用上合适的治疗方案,改变了我后面的人生。”曹跃鹏说,随着治疗手段的丰富,低位保肛的极限值会一再被刷新。他希望,不断挑战极限,尽可能实现微创、少出血甚至无血的“白色手术”。这样,患者经过治疗后,能更有质量地生活。
一次手术后成了患者全家的“人脉” 平时最喜欢看手术视频
“曹医生,我医院里不认识别人,就认识你!”宁海的朱女士打趣,曹跃鹏主任是自己一家在医疗界的“人脉”。原来,曹跃鹏几乎给每个手术患者都留下了联系方式,方便患者咨询。他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朱女士等患者在医院的“人脉”。3年前,朱女士的母亲因病入院,曹跃鹏是其主管医生,双方慢慢熟悉起来。后来,曹跃鹏主刀为其做了肠道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期间,曹主任经常对老人嘘寒问暖,一家人甚为感激。后来,朱女士家中有就医需求,就想着要找“宁波的曹医生”。朱女士的姐姐前阵子因严重感染被送到当地医院急救,她六神无主时又拨通了曹跃鹏的电话,最后转送至宁大一院,经过积极救治转危为安。“患者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交托给医生时,就已经付出了信任。医生只能全力以赴,才不辜负这份信任。”曹跃鹏感慨,医生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患者和家属都看在眼里,点滴积累,信任才能持久稳固。工作中,曹跃鹏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郎。如今,作为学科主任,他带领该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团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广大肛肠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曹跃鹏(右一)和同事在手术中问起业余爱好,他笑着说:“我没啥特别爱好,别人家追剧,我特别喜欢看手术视频,有本专业的,也有其他专业的。比如,经常看妇科的宫颈癌淋巴结清扫术,看肝胆外科的肝切除术等,吸众家所长。”他在家中经常“霸占”电视看手术视频,两个孩子也经常饶有兴致地跟着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