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先贤

张澜在重庆

信息来源:宁波民盟  信息作者:根据《民盟在重庆·张澜在重庆》沈自强文整理  发布日期:09-03-06  阅读次数:

      张澜(187242195529),字表方,出生于四川南充县中和乡一佃农家庭,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人。他一生追求真理、爱国爱民、刚直无私,清正廉明、奋斗不息、与时俱进。解放前《世界名人大辞典》中就有他的名字,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张澜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投入各种救亡活动而奔走呼号,被推为四川抗敌后援会主要负责人,竭力敦促川军首脑刘湘、邓锡侯、李家钰等率部出川抗日。刘湘在奔赴前线中途病发死于武汉后,张澜作文吊唁同时,还告知邓锡侯、李家钰所部在山西前线与八路军配合作战。对此,朱德曾致函张澜,表示感谢。

    1938年蒋介石成立国民参政会,张澜受聘为参政员。他在参政会中,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主张,对蒋介石个人独裁倒行逆施极为不满,他曾往见蒋介石,质问:“共产党抗日是大好事,为什么你们不同意?为啥子要反它?恨它?还成立啥子防共委员会,这岂不是在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么!如真要抗日,就不能反共!”

    1939年,本着“为就抗战建国大计,探讨其政策是非,以求意见之统一,促成行动之团结”的宗旨,张澜与沈钧儒、粱漱溟、黄炎培等,在重庆成立了“统一建国同志会”。在“统一建国同志会”,他斥责蒋介石的种种反共措施,特务记录了他的淡话,并要他签字,他说:“你回去报告吧!不用担心,我讲的话,我绝对负责。”

    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民族危机空前的严峻时刻,他积极联络社会力量,加强与中共合作,为集合力量,坚持团结共御外侮,在中共支持下,于319在重庆“特园”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张澜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参加,并因为德高望重、资历深厚以及在政治上目光远大、品格崇高,被推选为主席。他领导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并肩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盟的成立受到了中共的热情支持,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刊载了民盟《十大纲领》,并发表了专题社论《民主运动的生力军》。同年11月张澜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实行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成立战时正式民意机关,不得强迫公务人员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党费不能由国库开支,保障人民各种自由,取消特务组织,严禁官吏垄断等10项主张,这一提案获得董必武、邓颖超等23位参政员的联署。蒋介石见此提案,拍案大骂张澜说:“把我当成宣统了!”不许提出讨论。张澜在会上与之争论两小时未获允许,一气之下,从19421943年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以示抗议。1943年张澜又亲自写了《中国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一书,揭露蒋介石假民主真独裁实质,并猛烈抨击国民党集团呐喊的“一个领袖,一个党,一个主义”,蒋介石下令列为禁书,然而此书却在延安、重庆、成都、昆明、广州等十几个城市秘密翻印,广为传播,风行一时。延安《解放日报》于1944221还以显著标题,详细介绍了各章内容。特务头子戴笠强租与他住所相毗邻的“特园”4号,严密监视他的行动。他毫无畏惧照常在“特园”召开会议,并常与周恩来、董必式、林伯渠、吴玉章等中共领导人在“特园”商谈国事。后“特园”被董必武誉为“民主之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828毛泽东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张澜和鲜英等人立即驱车往迎,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三顾“特园”拜访民盟主席张澜。

    1946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张澜是民盟的首席代表,会前他与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商定,双方在提出重大政治主张或有什么重大行动,事先交换意见,采取一致步骤,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会议期间.,民盟与中共协作得非常出色,白天开会,晚上则分别到中共或民盟代表团,彼此协商讨论第二天的斗争策略,使政协会议终于取得五项决议的胜利。

    同年31日,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全盘推翻政协决议,强化一党专政,积极准备全面内战。张澜抗议蒋介石出尔反尔的行径,断然拒绝出席320的国民参政会议,并发表谈话,谴责国民党二中全会与人民为敌,并严正声明“民盟绝不贸然参加政府。”鉴于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加紧内战步伐,418由张澜领衔,同郭沫若等各界人士75人联名致电美国争取和平委员会,呼吁美军停止帮助国民党运兵打内战。

    1946年7月11和15日,李公朴、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张澜极为悲愤,立即致电蒋介石痛切责问和强烈抗议,并于723再次致函蒋介石提出严重抗议和质问:“人民有无合法政治活动自由?在野党是否准许合法存在?请明日答复,以释群疑。”

    194611月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宣布在南京召开一党包办的国大,张澜三次电话民盟南京总部,坚决拒绝参加,坚嘱不可交出代表名单,并再三强调说:“我们民盟必须在政协决议程序全部完成后,才能参加国大。否则就失去了同盟的政治立场,希望大家要万分慎重,决不可稍有变动。”由于在张澜积极主张和领导下,民盟坚决拒绝参加国大,使国民党蒋介石妄图孤立中共,破坏民主团结的阴谋彻底破产。

 解放后张澜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29逝世于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朱德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宋庆龄等亲视含殓,葬于八宝山烈士公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